一日遊路線:芃芃溫泉--何家三星蔥餡餅--羅家蔥捲餅--三星蔥文物館
花費時間:羅東民宿—(50分)--停車場—(走路+涉水過溪=20分鐘)—溫泉處
芃芃溫泉,舊名叫梵梵溫泉,
芃字少用,早期被念錯,都念成「飯」,
經泰雅族正名後,正確念法為「朋」。
google定位芃芃溫泉即能找到,
雖分AB區,但我搞不懂實際的位置差別。
開車進入英士社區或搭公車到芃芃站,
就來到泰雅族人居住的部落,
少數族人經營雜貨店和民宿,
想享受山中渡假生活的人,
不用愁沒地方住,唯住宿品質較簡單,
畢竟大家來此地泡溫泉都是當天來回居多,
不算太熱門的觀光勝地。
當地無公共廁所,唯一的國小廁所不外借,
有需要可到警察局借用,
波麗士大人和藹可親,
都很樂意出借。
戶外搭建的籃球場除了雨天還能運動,
也是泰雅族人聚會和辦活動的地點。
走上河堤,沿著芃芃溫泉指標走,
鑽過警戒線,
一條鬆脫的繩索在溪流中漂盪,
它是過溪的保命索,
握著它緩慢過溪,
心裡會有踏實的安全感,
為了避免它再掉落溪中,
回程時幫忙用大石塊固定在河床上。
熟悉當地環境的,
會走小徑將車子開到河床上,
搭起帳棚露營,
詢問少年得知叉路左邊的小路是通往溫泉的路。
沿著告示牌旁的碎石路走到河床,
再往左邊持續走,
就能順利找到溫泉頭。
途中遇到一對老夫妻,時常到排骨溪泡湯,
由於那裡溫泉水量太少,臨時改到這裡。
識途老馬的倆人拿著雨傘和木棍充當登山杖,
方便過溪時能走得安穩,更能夠測量水深。
看到斷繩時,直覺應該避開,不應沿著山壁走,
壓低身子冒險涉水走過略為湍急的溪流,
好不容易驚險到對岸,回程才發現不必要這麼辛苦,
走進看似很深的水裡,握著那條斷繩反而容易到達溫泉頭。
將折騰一番學到的經驗,教給後續到來的湯友們。
枯水期經常看到湯友們紮營過夜,
睡在群樹環繞的林中,聽著蟲鳴鳥叫,
仰望星羅棋佈的夜空,
說不定那天心血來潮,我也來嘗試野營,
走著走著就來到溫泉露頭了。
小朋友向隔壁的湯友借用鐵鍬,
開始在河床上挖掘屬於自己的池子
省去徒手搬石頭挖土的辛勞,
眨眼間,泡湯池就已完成。
還真是名副其實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靠近山壁流出的泉水較滾燙,
躺或坐在離露頭處3公尺的距離較為安全,
泉水溫熱,全身浸泡,通體舒暢,
湯友還挖掘出深淺不一,溫度不同的池子,
讓大家體驗。
四周的天然的美景是人工建築的溫泉會館所比不上的,
而鳩之澤溫泉就另當別論了。
泡湯完,享用冰咖啡和茶葉蛋,
為接下來的回程補充能量,
下次會準備更多的點心,
來一趟泡湯野餐之旅!
抵達難易度:易,走路+涉水過溪=20分鐘
溫泉性質:中性碳酸氫鈉泉
影片欣賞與來源:
地址:宜蘭縣大同鄉英士村
營業時間:24小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