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農夫婦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wFf6WmNBGE
華新口罩因疫情緣故,暫不開放參觀,
僅在假日提供口罩買賣,
我們轉往「台灣穀堡」。
當地農民贊助的斗笠藝術燈高掛天花板,
象徵農民靠天吃飯,稻米養活生活在台灣土地上的人們;
黑米和黃糙米排列出”米”字,
白米,咖啡色,紫色,…。等各種顏色的米,排成百國米牆;
米字少一豎,需要人站上去才能完整,
象徵要種出米需要人努力栽種照顧才能種出美味可口的稻米。
階梯,看板,壁畫…描繪出農夫依照24節氣插秧到收割稻米的過程。
走到稻米館,清新的稻草香撲鼻而來,
熟悉的香氣令人舒服不已;
數十種的稻米種類,讓人見識到台灣稻米改良的優良技術;
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從早期每人一年吃掉100公斤的份量,
受到西化影響,現在一年每人僅吃掉40幾公斤,較以往差了一倍以下;
全球若發生糧食危機,大陸是唯一能自給自足的國家。
收割的稻米,需經過煮飯食味計、成分分析儀,新鮮度判定器…。等層層的檢驗,
接著由28個儲米桶依照米的等級進行包裝販售,難怪長輩總說:「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要吃到一碗飯,還真的不簡單。
看著圖片和看板,
我終於搞懂糙米(稻米去掉殼)、胚芽米(去掉稻穀和米糠)和白米(去掉稻穀、米糠和胚芽)的差異,以前真的是米痴一個。
稻穀收成、加工與儲存過程--苗栗苑裡
白米經過土鍋,電鍋的炊煮,
成為餐桌上的主食,
即使桌上菜色每天更換,
但配一碗白米飯始終不會改變;
無洗米是館內強烈推薦的米種,
經過先進技術,已無須再水洗,
能直接炊煮來吃;
不過一碗米竟含有4250粒的白米,
令我疑惑不已,
下次吃飯時來驗証看看是否屬實;
人如果活到88歲,稱做米壽
這冷知識還真的第一次聽到。
館內試喝的飲品太多是複合食品,
如黑豆+糙米,白米+咖啡,.........等;
另外還運用米做成可洗滌的洗髮精和沐浴乳,
包山包海的商品種類,涵蓋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東西。
館內也提供定時導覽的服務和爆米花DIY的課程,
有興趣的人可以提早預約。
官網:https://www.ricecastle.com.tw/
地址:彰化縣埤頭鄉彰水路二段526號
營業時間:08:00—17:00
電話: 04 892 6088
延伸閱讀:
糙米、胚芽米和白米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