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低矮的石柱外停滿了轎車和遊覽車,
裡面的停車格卻空盪盪無人停放。
我們也不敢亂停,繞到後面的空地停。
問了大門的員警為什麼裡面沒人停,是不是有限制?
「沒啦,那些轎車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停的,你們可以把車停進來啊。」
另外一對夫婦也走過來跟我問了相同的問題。
所以下次大家來參觀時,
就大大方方的把車子開進來停就對了,
這些不是「公用」停車格啦!


門禁森嚴,專關作姦犯科的監獄,如今轉型變成新的觀光景點。
一般人可以自由進出,但得團進團出,不得任意脫隊行動。
獄方一天有安排4個時段,
9:30、10:30、13:30、14:30解說導覽,
在專業志工的帶領下,
我們一探監獄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高大的水泥圍牆,加裝螺旋狀的鐵絲網,防止犯人逃脫,
身穿囚犯服的人偶正試圖越獄,佈置的場景逼真有趣。


中央台管控監督所囚室、工廠、接見室和崗哨,
一旦發生危安或緊急事件,牆上的紅色警鈴會大響,
立刻能知道發生地點做出應變措施。


笞刑具,是日本人統治台灣期間引進,用來懲治犯人,
犯人趴在木板上,手腳固定,由獄卒人拿鞭子鞭打臀部。
處罰對象僅限16歲到60歲的犯人,且一天不能超過一次,
一次不得超過25下。
25下,我看10下就皮開肉綻,屁股開花,挨伯叫母了。
據說對於偷竊的歹徒,頗有警惕成效。
不知是否新加坡的鞭刑也是採取此一方式,
有經驗的人可以分享一下。


個人牢房,相當於禁閉室,
狹窄的空間,除了馬桶外,空無一物。
躺下來睡覺就佔去房間的一半,
想放其它私人物品都嫌太擁擠。
裡頭住的是搶劫殺人、擄人勒贖撕票的重刑犯或死刑犯等惡行重大的犯人,
門邊牆上白色四方形的木板,打開是送飯口,
早期都經由這洞口把東西或食物遞給犯人,
後期才封住洞口,
改在靠近地板的洞口傳進去。


獄卒並不是走在走廊上透過窗口,
監視囚犯的一舉一動。
而是沿著牆上的鐵梯爬上天花板,
走在天花板上,
用俯視觀察犯人的生活,
與越南監獄博物館裡所展示,
用來囚禁戰俘的牢房一樣。


兩張單調的米白色病床,
是犯人生病就醫休息時躺的。
這裡有個迷信但不得不遵守的潛規則,
就是得從前門進去看診,後門出院,
萬一忘記或鐵齒不信邪,
從前門進出看病,那會反反覆覆進出病房,
病症會一直無法痊癒。


廁所,毫無遮掩,簡單的水尼隔牆,
連隔壁的人上大號時,
從聲音你就能知道他是便秘還是拉稀,
甚至聞到臭味,
就能分辨出他是肉食主義還是吃素的。
廁所的型式跟大陸胡同內的公廁如出一轍,
而這算是有尊重人權的了,
到河南少林寺玩,好不容易在附近找到一間旅館,
裡頭的廁所是連隔板都沒有,
而且還可以一清二楚的看見有人蹲在你對面拉屎,
袒呈相見是無所謂,但可以是別的部位嗎?


監獄明言禁止吸煙,有些囚犯按奈不住煙癮,
想盡辦法將香煙偷渡進牢裡,
例如把書本中間挖空或是拖鞋底挖掉,
在內頁和鞋底放進長壽煙,
躲過獄卒的查驗。



至於點火用、有辣妹照的打火機,
則是把藍白拖鞋挖空,塞進塑膠鞋裡。
據說辣妹照只要輕輕的用火燒一下,
比基尼辣妹身上的泳衣就會褪去,
變成三點全露的寫真女郎。
傳言是否屬實,就等大家去驗證看看了。

受刑人的腦筋都不差,
總是能想出辦法解決生活問題,
在牢裡,刺青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不想在牢裡被欺負,
有人甚至把剃頭刀改裝成電動刺青針,
在身上刺龍刺鳳,
藉以獲得「兄弟」的尊重。


L型的通風口,
讓風轉個彎再吹進來,
主要目的是防範犯人透過窗口,
互傳紙條,傳遞訊息,
密謀造反策畫暴動。


死刑犯在執行槍決的前一晚,
獄方會為他們準備豐盛的大餐,
有魚肉小菜和一瓶酒,
好在踏上黃泉路上前能夠飽餐一頓。
而當死刑犯走出牢房,被帶往刑場的那一刻,
往往有人悔恨不已或是嚎啕痛哭,
即使平常在外面懲兇鬥狠的黑道大哥,
也會在此時雙腳癱軟,
需要法警攙扶才能走到刑場。
希望劊子手能將他們一槍斃命,
免得第一槍沒打準打歪了,還得挨第二槍、第三槍,
臨死前還得忍受皮肉痛和折磨,
他們通常會在自己的腳鐐上綁上一千塊,
做為答謝他們提供精準槍法的服務。
收下錢的劊子手,
最好能儘快把一千塊花完,
不能將錢留在身邊,
免得招來惡運。


並非所有人都是十惡不赥的大壞蛋,
犯案動機有的被迫、有的無奈、有的是代罪羔羊…
大家心裡最期盼與渴望的不外是木板上寫的兩個字--「重生」。


嘉義-獄政博物館
地址:嘉義市維新路140號
開館日:週二至週日。
網址http://prisonmuseum.moj.gov.tw/mp.asp?mp=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背包俠 的頭像
    背包俠

    背包俠

    背包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