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簿封面 - 蘭陽博物館

外觀單面山的蘭博館,

石材在吸水與陽光照射的角度不同,

會呈現不同的色澤,

0.1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0.2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潭面上數隻北極熊身穿救生圈,

呼籲大家重視全球暖化,

動物生存危機的環境教育問題。

 

北極熊母子歷險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Ve7L76RJr0

0.4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0.4北極熊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0.5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0.6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大廳展示宜蘭的前世今生,

而吳沙的開墾功不可沒。

福建人的他,43歲來台,

在漢人與泰雅族、噶瑪蘭族等原住民間做生意,

將賺到的錢用來開墾與招募同胞,

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

使大家有房子住,有田耕作,訂定合理契約,

讓雇主和佃農都受益。

吳沙事蹟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R6MaiToOOs

1.4大廳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1.5開墾史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1.6吳沙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2.1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館內展示漢人的生活與文化,

如日常用品、道教信仰、等,

客家文化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也能看到原住民居住的屋舍、織布、泡妞和結婚等相關的模型及影片。

3.1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3.2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3.3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3.5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4.1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4.2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4.3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4.4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4.5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4.6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種田的過程中也能看到先民的智慧,

為了能不被太陽晒傷及下雨天還能繼續翻土插秧灌溉

發明了龜甲笠,穿戴在身上,

省下擦防晒乳的錢,還能避免被水淋溼

10.1俯拍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10.4龜甲笠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10蘭陽平原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走上樓天花板落下的水流與地板的水滴,

說明宜蘭多雨潮溼的氣候,

一年有將近200天的雨季。

2.1水滴表蘭陽多雨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廣闊平坦的蘭陽平原除了種田也適合養鴨,

鴨賞是宜蘭的驕傲美食,

也是觀光客犒賞自己一日辛勞的佳餚,

特色就是採用傳統古法,以八字架釘住鴨身

用木炭煙燻4小時,

在炭火上放上甘蔗燻鴨4小時,

將鴨子外觀成茶色,並帶甘蔗香氣與甜味,

觀賞影片就能一窺養鴨人家的生活與燻鴨的獨門秘技。

 古法炭烤甘蔗煙燻鴨賞 三立新聞台:台灣亮起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cmqFASwbv8

2.3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2.4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2.5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2.5鴨賞製作過程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2.6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2.7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2.8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每年七月鬼門關(7/30)時會舉辦搶孤活動

意義在於搶孤的氣勢能嚇退亡魂,

讓它們不至於逗留在人間,

儀式中準備的祭也能救濟貧苦的老百姓,

窮人、流浪漢…….

9.1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前一天會先繞境通知里民,

家家戶戶也會準備牲禮祭拜讓好兄弟們飽餐一頓,

夜晚會放水燈和豎立燈柱,

告訴好兄弟們要如期回家,不要逾期未歸惹閻羅王生氣,

並設立二種臨時招待所:

1.      翰林所(有讀過書或身份地位特殊的鬼魂使用)

2.      同歸所(一般鬼魂使用)

當天架設高13公尺16根塗滿牛油柱子的孤棚,

上面豎立13支綁滿祭品的孤棧(13代表13個里)

如香腸臘肉魷魚……等不易腐壞的乾貨,

孤棧最上端綁上鋸子和順風旗,率先拿下順風旗的人,

可以獲得鬼神的保佑,出海一帆風順滿載而歸,

也能拿到汽車電腦、獎金或紅包等額外準備的獎品。

 

登高搶孤好兄弟影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xpqP-E_6yQ

 

登高搶孤好兄弟影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XGuuEi2frU

9.2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9.3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9.4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9.5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討海人出海捕魚時會舉行海祭,

用米酒保力達B及燒烤肉串來孝敬海神,

祈求大家都能收穫滿滿平安歸來;

7.3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釣艚仔是南方澳獨特的捕魚方式,

由母船搭載10-20艘小竹筏,

到了海上將它們放下,

一人一艘單獨在海上作業

藉此增加漁獲量

6.1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6.2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7.1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7.2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鏢旗魚與大海搏鬥、冒著生命危險的討生活方式。

站在狂風巨浪襲來的「鏢台上」上拿著三叉戢,

對準海中稍縱即逝的旗魚,

在毫無懸念的時機下射出,

晚餐有無著落全看這次的眼力與準度,

反應出漁夫們工作辛苦的一面。

鏢旗魚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dzqLTdJQ74

6.3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6.4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6.5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5.1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5.2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台灣東半部的漁種多樣化,

海豚與鯨魚是值得坐船與牠們追逐嬉戲的魚類,

飛魚、旗魚和鬼頭刀是漁夫們口中美味的佳餚。

6.6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6.7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6.8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6.9 (复制).JPG - 蘭陽博物館

 

館址:26144 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三段750號 

電話: (03)977-9700 

官網http://www.lym.gov.tw/ch/Index/index.asp

營業時間:

1、    週四至週二:900~1700PM

(售票時間:0900-16301650後停止入場。)

2、休館日: 

  • 每週三(若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
  • 農曆除夕、年初一
  • 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
  • 館方另行公告之必要休館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背包俠 的頭像
    背包俠

    背包俠

    背包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